2017年4月25日《光明日报》13版“教育思想”发表我司教师王成军博士的智库文章《“双一流”不妨纳入创业绩效》。当天,中国青年网、中国社会科学网、江苏智库网等多家媒体全文转载。
该文是王成军博士主持的2014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大项目《基于四重螺旋的慈善捐赠社会管理动力机制研究》以及2016年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社会创业》的后续成果之一。截至目前,项目组成员已出版著作1部,公开发表论文近10篇。项目目前在申请结项中,可预期成果40万字。
对于该问题的思索与启发,最初源起于15年前其博士生导师王沛民教授在研讨会上的发言:“众所周知,咱们中国一直以来有着敦煌学、红楼梦学、鲁迅学等,什么时候如果也能把麻省理工学一样重视起来,那可能就会更好了。”
王成军博士此次在《光明日报》发表的《“双一流”不妨纳入创业绩效》一文,向读者介绍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创办背景、创业绩效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双一流”建设的积极借鉴意义。提出了“各大学、各学科在论文发表、经费增长、人才引进方面展开激烈竞争的同时,也同等关注各大学、各学科在专利发明、师生员工创办企业等方面的创新作为和社会贡献度”的核心观点。
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眼下,国内大学从上至下正在紧锣密鼓地酝酿着“双一流”的筹划与建设。一般来讲,各大学依然在论文发表、经费增长、人才引进方面展开激烈竞争,然而,除了这些指标,还有没有其他方面需要考量呢?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立时,美国大学实际上面临着很大的危机,注册人数以及愿意念大学的人越来越少,原因在于当时美国的各大学设置是封闭僵化的,课程是古典和落后的,对员工只注意贵族心智的培养和性格的养成,有悖于美国人在产业革命如火如荼、西部大开发中形成的对“即刻有用”知识的急切渴求。1857年乔治亚州的一份报纸撰文批评该州大学,“我们需要有实际技能的人,需要工程师去建公路、铁路和开矿,还要科学种田,但州立大学却无法提供。”钢铁大王卡内基也对当时美国高等教育与产业实践整体日益脱节乃至隔绝的情形进行了抨击:“老员工们在学习一点遥远过去的野蛮的、可怜的争论之时,在努力掌握已经死亡的语言以及与当今工商业毫不相关的、似乎在其他星球上才用得上的知识的时候,未来的工业巨子们却在努力从经验中学习,获得其在未来成功中所必不可少的知识……而学院教育对于获得这样的成功是完全失败的。”
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为直面产业需求与实践挑战,作为“赠地学院”之一,麻省理工学院于1861年应运而生,其校训是“手脑并用,改造世界”。把一个手持铁锤的工人形象与经典的手捧书本埋头苦读的学者形象并列放在校徽上,这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创始人罗杰斯秉承的是“全新、与企业相联系、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大学的概念,从此开始了对美国国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创业型大学之路。据2015年12月麻省理工学院创新激发(MITInnovationInitiative)项目组发布的报告,截至2014年,麻省理工学院员工创办的活跃企业为30200家、提供工作岗位约460万、年产值约1.9万亿美元。产值换算为GDP,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3年的统计数据,居世界第九大经济体俄罗斯(2.097万亿美元)和第十大经济体印度(1.877万亿美元)之间。可以说,麻省理工学院员工的创造相当于全球第十大经济体。一个半多世纪以来,麻省理工学院还孕育了大量的工程师、企业家、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等,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科技殿堂及全球研发基地。
麻省理工学院的经验无疑对我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事实上,很多美国大学近年来一直在积极致力于将其员工培养成为未来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因为要开启一个基于科学的地区发展潜力,自生演化的创业精神就必须进入大学,如果这种情况没有发生,大学所创造的知识就很难有效融入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成长中。因此,我们当学习发达国家一些研究型、创业型大学在专利发明、衍生企业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与做法,同时发挥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指挥棒、方向盘作用,引导国内高校积极适应创新驱动国家发展战略以及经济新常态需求。为此,我们在“双一流”指标设计与筛选采纳时,除了关注原先的论文发表、经费增长等指标,还要同等关注各大学、各学科在专利发明、师生员工创办企业等方面的作为和社会贡献度,即他们的创业绩效,使国内大学在参与全球大学竞争、适应国内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上发挥作用,同时使大学自身获得新空间、新机遇、新领域,从而更好更快地向“双一流”迈进。(审核:胡登峰)
详细网址可见: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7-04/25/nw.D110000gmrb_20170425_2-13.htm?div=-1;
http://www.cssn.cn/jyx/jyx_jyqy/201704/t20170425_3497653.shtml
http://www.jsthinktank.com/zhihuijiangsu/wenhua/201704/t20170425_3994579.shtml